立德粉的白度通常是指标,与标样比较,按100表示;金红石型立德粉的品质讲演单上的白度表示方法为:近似、不低于、微差于;
疏散性指标的表示,通常采取黑格曼数来表示,0-8,越大越好,通常国内立德粉的疏散性为5.0-6.5之间;
立德粉的考试通常测消色力而非遮蔽力,消色力指标是按雷诺兹数,通常国内金红石型立德粉的消色力雷诺兹数为1700-1950之间;但也有用100来比较,与标样比较,测出来的数据为95-115之间;
测定方法可参照GB1706-93颜料检测方法。
本标准等效采取ISO787/24-1995《颜料跟体质颜料通用实验方法—第24局部:着色颜料散射力跟白色颜料散射力的测定—光度计法》。
1 、主题内容与实用范畴
本标准划定了用光度计法测定两个同一类型着色颜料着色力跟两个同一类型白色颜料散射力的通用实验方法。
当本通用方法不实用于某特定产品时,应划定一个方法测定着色颜料的着色力跟白色颜料的散射力。
2、引用标准
GB 5211.16 白色颜料消色力的比较
GB 5211.19 着色颜料散射力跟冲淡色的测定 目视比较法
GB 9285 色漆跟清漆用原资料 取样
3 、定义
3.1 着色力:是颜料吸入入射光的才干,因此存在例如使加入这种颜料的白漆着色或色彩变暗的才干。
3.2 接收指数Kp(λ):以颜料着色的漆基的光谱接收系数除以颜料的浓度C0。
式中:K(λ)——光谱接收系数,在资料中着色颜料的量度,单位是以膜厚单位的倒数表示;
Cm——以颜料对漆基的品质之比表示的颜料浓度。
3.3 着色力 Kr(λ)试样的接收系数Kp1(λ)跟标样的接收指数Kp2(λ)以百分数表示:
3.4 散射力:是颜料散射入射光的才干,因此存在加入这种颜料后,色漆存在不透明度跟亮度的才干。
3.5 散射指数Sp(λ):以颜料着色的漆基的光谱散射系数,除以颜料浓度Cm(3.2)。
3.6 散射力Sr(λ)试样的接收系数Sp1(λ)跟标样的接收指数Sp2(λ)以百分数表示:
3.7 反射因数R∞:指色漆漆膜在所在定位破体角内,诸方面反射的辐射量与在雷同照明前提下,由完全漫反射的辐射通量之比。当色漆或漆膜达到一定厚度后,即便再增加厚度,其比率也不会变更。
3.8 反射系数p∞:指色浆或漆膜达到一定厚度时的反射率,即再增加膜厚反射率也不会变更。
4 、 原理
4.1 着色颜料跟黑色颜料
雷同品质的实验颜料P1跟标准颜料P2分辨在品质雷同的同一种品质雷同的同一种白色颜料中,对每个疏散体的反射因数R∞或反射系数p∞的波上进行光度学测定,用对应的K/S值由下述公式得出实验颜料的着色力Kr。
式中:KP1/S——实验颜料反射因数R∞或反射系数p∞的K/S值;
KP2/S——标准颜料反射因数R∞或反射系数p∞的K/S值;
4.2 白色颜料
品质的实验颜料P3跟标准颜料P4分辨疏散于雷同品质的同一种黑色颜料浆中,在波长550nm下或用γ滤色片对每个疏散体的反射因素R∞或反射系数p∞进行光度学测定,用对应的K/S值由下式得出实验颜料的散射力Sr0。
式中:K/Sp4——实验颜料反射因数R∞或反射系数p∞的K/S值;
K/Sp3——标准颜料反射因数R∞或反射系数p∞的K/S值。
5 、资料
5.1 醇酸树脂——以63%(m/m)亚麻仁油跟33%(m/m)邻苯二钾酸酐为基本的混淆物,应合乎下列请求:酸值:不大于15mgKOH/g;黏度(无溶剂)7-10Pa.s
;羟值:约40mgKOH/g。
5.2 白色颜料浆:
40品质份的二氧化钛;56品质份的醇酸树脂;4品质份的硬脂酸钙。
用调刀将上述组分均匀混淆,而后在三辊机上研磨直到细度板上测试的细度小于15um时止,贮存在密闭的容器中利用, 好是带螺旋帽的软管中。
5.3 黑色颜料浆
5.3.1 用调刀将18.7品质份的灯黑型高色素碳黑同81.3品质份的醇酸树脂(5.1)混淆,在三辊机上扎6道,得到均匀的细疏散体。
5.3.2 将近5.3.1划定制得的浆3.25g跟91.64g醇酸树脂(5.1)及5.11g合成二氧化硅混淆,混淆物经过一道三辊磨,将此黑浆贮存于密闭的容器中, 好是带螺旋的软管。
6 、仪器
6.1 三辊磨
6.2 主动研磨机:磨砂玻璃板直径为180-250mm,在研磨机上施加约1KN,转速为70-120r/min。
6.3 浆膜盛器:例如一适合的器皿,可为每一疏散体供给厚约250um的浆膜。
6.4 光度计,能在波长400至700nm之间进行测定的分光计或D64光源的三刺激值色度计。
如利用三刺激色度计,请求利用对所测着色颜料适合的滤色片,对白色颜料则用CIEY滤色片。
7 、 取样
按GB9285的划定选取实验颜料的代表性样品。
8 、实验步骤
8.1 着色力的测定
称取3g白浆(5.2)(称准至0.01g)HE 0.12g实验样品(称准至0.0001g)。将白浆放在主动研磨机下层板中心处,将实验样品撒在白浆上,并用调刀微微调匀,合上研磨板加1KN进行研磨4遍,每遍25转,收集疏散体放置待用。
注:对不易疏散的颜料可恰当增加研磨转数。
8.1.2 标样疏散体的制备
依照8.1.1划定制备标准样品疏散体。
8.1.3 试膜的制备
试样疏散体跟标样疏散体分辨移至浆膜的容器中,并保障裸露的名义均匀跟水平。
8.1.4 反射因数R∞或反射系数p∞的测定
用分光光度计丈量每个膜的反射因数R∞或反射系数p∞(在接收波长 大的情况下),取的反射因数R∞或反射系数p∞
值。假如利用三刺激色度计,请求利用对所测着色颜料适合的滤色片,对白色颜料则用CIEY滤色片,使丈量波长限度在濒临 高的接收波长,记录色度计的读数,除以100以得到R∞或p∞。
8.2 散射力的测定
称取2.5g黑浆(5.3.2)(称准至0.01g)跟实验样品2g(称准至0.01g)。将黑浆放在主动研磨机下层板中心处,将试样跟浆均匀混淆,合上研磨板,加1KN进行研磨4遍,每遍25转,收集疏散体放置待用。
8.2.2 白颜料标样疏散体的制备
依照8.2.1的划定制备标准样品的疏散体。
8.2.3 试膜的制备
依照8.2.3的划定进行试膜的制备。
8.2.4 R∞或p∞的丈量
在550nm处,用分光光度计或带有γ滤色片的三刺激值色度计丈量每个膜的R∞或p∞。假如用三刺激值色度计,记下读数除以100,得到R∞或p∞。
9 、结果的表示
从测定的R∞或p∞值可能在附录中读出相应的K/S,假如测定的R∞或p∞包含光泽。在查附录的表以前应减去0.04,用式(5)或式(6)分辨算出着色力或散射力。